1.催化劑使用的環境需要
●流化床:微球,如催化裂化過程,甲醇制烯烴過程
●移動床:小球,如芳結構化過程
●固定床:柱體、球體、多邊形,如合成氨、甲醇制汽油、芳烴烷基化、加氫脫硫過程
●鼓泡床:薄層球體,如汽油烷基化生產高辛烷值汽油過程
所以說催化劑在不同反應環境下需要不同的顆粒形狀大小與之相匹配。
2.顆粒性質影響
●顆粒小有利于反應物進入催化劑內部、產物容易快速跑出,減少或避免擴散控制(提高催化劑有效利用率)。而且有些過程必須使用小顆粒,比如流態化反應,催化劑顆粒為60-100微米的微球體
●催化劑顆粒設計成不同形狀和大小以減少催化劑床層壓降
●顆粒密度過低,單位體積催化劑有效負載量降低,不利于產出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催化劑床層的體積需盡量提高催化劑有效組分的含量,制備高有效組分含量的催化劑
3.催化劑成型造粒所需技術
●微球(30—200微米):采用噴霧干燥法
●小球:滾球結團
●柱狀、多邊形:擠條
●薄層:噴霧涂層